他,不畏威胁、不受利诱,始终坚持原则,坚决维护法律权威;他,虚怀若谷、践行服务,坚持贡献社会,用实效赢得信任;他,不计名利、不图虚名,始终脚踏实地,默默播撒敬业奉献的种子;他胸怀豪情、不甘人后,始终开拓创新,成为节能浪尖弄潮儿;他,严带队伍、强抓管理,始终真情实意,实现单位厚积薄发。在领导心中,他是一位素质过硬的好助手;在员工眼里,他是一名值得信任的“当家人”。他就是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德州市节能监察支队支队长王世岩。
30年前,他带着虔诚心愿开启事业航程。几十年来,先后担任生产调度员、调度室副科长、能源办公室主任、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主任、节能监察支队支队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留下了自己
坚实的脚印。特别是在1998年担任德州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节能监察支队前身)主任后,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他以顽强的毅力、博大的胸怀带领支队从“饔飧不继”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从人员青黄不接到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善打胜仗的34人队伍;从能源利用监测单一职责扩展到以节能监察为主,节能评估审查、能源审计、节能培训指导、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节能标准编制的工作体系;从名不见经传逐步到同行内的佼佼者。
这支团队开创了全国节能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先河;指导全国首家企业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成为全国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示范;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授予“十一五”时期“全国节能减排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节能监察机构;被山东省人社厅、山东省经信委授予“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先进单位”称号、记集体二等功;连年分别被山东省经信委、山东省政府节能办以及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评为“全省节能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节能监察先进单位”;被德州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五星级党支部”,连年被德州市经信委评为“先进集体”。能源管理体系项目荣获201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的团队成员中,6位参与了山东省节能监察手册编著,10位成为山东省能源管理师培训教材的编写者,4位参与了全国节能监察手册的编写,3位成为全国能源管理师培训教材的编写者,11位参与了全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培训教材的编写,1位“80后”成为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参与制定者;3名成为全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培训讲师,10名成为山东省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培训讲师,6名成为山东省能源管理师授课老师。他本人于2011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个人”、记个人一等功。
一、严格执法树正气,铮铮铁骨亦有情
俗话说:世上万般风俗,唯有人情难却。的确,各种各样的世故人情,成为困扰每一位执法者的共同难题。王世岩是土生土长的德州人,本地亲戚、朋友、同学颇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方面的关系。面对这种情况,他常想:身为一名公务人员,在情与法相矛盾的时候,必须坚定站在法这边。早在2002年,他便排除种种关系干扰,依法对一家严重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浪费能源严重、又拒不整改的用能单位实施了行政处罚,率先创出了全国节能行政处罚的典型案例,填补了空白,为其他省市提供了有益借鉴。从那时起,他又陆续对30多家违法严重,经多次教育又拒不整改的用能单位实施处罚。在此过程中,由于他的不讲情面、严格执法,曾经被违法用能单位诬告,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质询;他曾经被人骚扰工作、侮辱人格甚至威胁家人安全;他曾经被强势用能单位以“骗子”为借口,送到公安机关接受审查。但这一切都在他那铁面无私、敢于碰硬的“黑包公”精神和“铁腕”胆魄面前退缩。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赢得了尊重与美誉。“铁腕”背后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和他一起经历过的同事能够体会。
“铁腕”的背后不是随性。行政执法是一项非常严肃而又严格细致的工作,需要知法、懂法,需要严格按程序、按法律要求来进行。在节能监察实践中,他坚守“公开、公正、规范、严谨、高效”的理念,严格执法程序,避免执法随意性;完善执法文书,推进执法效能;作出9项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多次与法院、法制办有关专家探讨研究,依据节能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梳理节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事项,明确现行有效的节能行政处罚依据,制定出节能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指导性标准,细化了所有有关节能行政处罚条款,规范节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这些促成了连年执法“零投诉”的满意成果。
“铁腕”的背后不是无情。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企业认识到违法的严重性,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主动采取措施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德州支队在处罚每一家用能单位前,都要进行几次甚至十几次的督促整改。2010年,执法人员发现一家面粉生产企业正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首先对其下达了书面整改通知书,然后由执法人员通过电话督促整改,同时让该县执法人员协助督促整改,经过多种形式、多方面反复督促,该企业仍拒不整改,这才对其实施节能行政处罚。
无论是在执法的规范性、原则性,还是在执法的成功率、和谐度方面,他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此他多次受邀在全省培训班上介绍节能行政处罚的经验和做法。他带头研究的执法文书被作为范本印发全省节能监察系统。2011年,在第13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应邀作题为《节能监察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必然选择》的专题演讲。
二、执法服务齐推进,真心服务暖心田
他经常告诫执法人员说,“我们不仅要承担起‘节能警察’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挥自身所具有的节能技术专业优势,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好‘节能医生’和‘节能宣传员’,为用能单位‘号脉诊断’、‘对症下药’;将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更加深入、透彻的宣传到用能单位;积极传播先进节能理念、节能新技术,使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的良好风气。”
在执法过程中,他始终把为企业提供有深度和高质量节能服务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执法与服务“同频共振”,帮助用能单位加强用能管理,挖掘节能潜力。2010年,支队对全市117家用能单位开展全面节能监察。为确保监察效果,切实为被监察单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他亲自研究现场执法文书、仔细询问执法人员、亲自审阅每份全面节能监察报告,并向63家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负责人发出整改函,帮促整改。对于单位产品能耗超标准的用能单位,他组织不同行业企业中的专业人员,与执法人员组成帮促小组,深入现场开展技术咨询,及时协助用能单位解决好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在工作实践中,他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为用能单位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宣教培训、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着力提高节能能力,推动用能单位加强和改进节能工作。近年来,他指导工作人员对835家次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利用监测。监测用能设备12000多台套,对130多台锅炉进行热效率测试,提出整改建议6300多条,发现节能潜力约25.5万吨标准煤;对百余家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提出整改意见400多条,挖掘节能潜力71. 25万吨标煤;组织举办节能培训班12期,培训1500多人次。
俗话说:“比金子更珍贵的是情感”,他在强化服务上的真心实意换来了用能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更为支队获得了今后发展的宝贵外部资源。
三、锲而不舍求创新,不畏艰难勇登攀
穆勒曾说过:“现在一切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2006年能源审计工作中,他发现大部分用能单位存在节能工作不系统、不规范、不完善的问题,必须改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采取综合、系统方法引导用能单位。在山东省政府节能办和节能监察总队领导下,他带领员工参与研究、试点、推广能源管理体系,这一干就是七年。谁也不会忘记,研究之初的艰难。在租用的狭小办公室内,他从上午一直坐到深夜,亲自带领员工编制标准、编写教材、研究思路、修订完善。就是从这时起,他的头上多了缕缕白发。外人总说,“你们王主任身材保持的真好啊!”而身边的人却清楚,这都是长期透支的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始终挂着嘴边的一句话——“多一份努力会多一份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得到了充分验证,能源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工作迎来了“收获季节”。
2011年,能源管理体系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软科技类的最高奖项;2010年,《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公开出版;2009年,指导夏津泉林纸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企业;为主编写的《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及配套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等地方和国家标准陆续生效实施;2009年与2012年,成功承办了两届“能源管理体系应用与实施国际研讨会”;2010年以来,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瑞低碳城市项目办公室以及世界银行合作,陆续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瑞士发展合作署等的能源管理体系课题研究;多次受邀在国家级讲台上介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经验,2009年代表山东省在全国工业节能研讨会上介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做法,2010年在能源管理体系应用与实施国际研讨会上发言,2012年在全国低碳发展政策研讨会上,作题为《推进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提高工业能效的有效途径》的发言;受邀参加中瑞合作与对话会议、与美国能源基金会对话组会议以及中国工业节能年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走到了节能工作的最前端。
四、实实在在干事业,兢兢业业铸辉煌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这是李大钊的一句格言,也是王世岩的真实写照。自从担任支队长后,他心中始终装着工作、想着节能,立足本职岗位,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休 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带领全体员工过着“5+2”、“白加黑”的生活。
2012年,他带领团队为主承担了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培训教材编写任务,从3月份大纲编制到7月份基本定稿,他作为支队长,没有简单地安排分工,而是带头研究、亲自审核, 4个月时间里,他与编写组人员一起研究编写思路、商讨编写内容,最终圆满完成编写任务,得到山东省政府节能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随后,3名同志被国家发改委聘为全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培训老师。在之后的3个月中,他又天天坐在会议室里,从授课内容到授课形式、从授课技巧到仪表仪容,亲自试听把关。在他的督导下,3名同志圆满完成授课任务,得到领导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同事们经常和他开玩笑,“王头,这样‘违反’劳动法,你得发加班费。”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正是由于这样的敬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正是由于比别人多出几倍的努力与付出,才换来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才为自己赢得尊重和信任。王世岩的敬业奉献的精神、不畏艰辛的作风、勇于探索的勇气感染和激励了全体员工。同志们打心眼里佩服他,“跟着王头干,气顺,心齐,越干越有干头。”
五、严管厚爱抓队伍,真情实意赢爱戴
职工稳定是一个单位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王世岩把自己的职责概括为“三句话”:一是要把握好方向,认真履行职责,贡献社会;二是要解决好支队的财政体制和员工的成长进步问题;三是要改善员工生活待遇,提升员工精神面貌。
1998年,他出任原能源利用监测中心主任,财政体制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单位财政极其困难,甚至员工工资都难以保障。以致后来机构改革之际,没有人愿意来。在这种情况下,王世岩不顾家人、朋友的好心劝阻,在世俗眼里“仕途”一片光明的情况下,自愿竞聘来到这个单位,并带领大家克服艰难、开拓业务,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迈出了最艰难的一步。当几乎所有人都感觉满足时,他却没有停止脚步,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向市里反映争取、与有关部门协调,终于在2010年6月份,支队改为全额财政体制管理,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支队履行职责、创新发展的瓶颈,解除了全体员工的后顾之忧。
理顺财政体制,是支队发展史上非常的里程碑。员工心情气顺,视他为贴心人;支队稳定发展,他是领头雁。但是,他的字典里永远都是 “追求更好”。为了壮大队伍、夯实基础,积极争取公开招录专业对口大学生,近六年就引进了15人,为履行职责、开拓创新、贡献社会奠定了基础。从此,年轻化、活力强和潜力足成为支队的标签。为了让人才活起来、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他又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申请增加岗位;积极向上级部门输送人才,先后将10名年轻同志输送到山东省政府节能办、山东省总队、德州市经信委机关和基层帮助工作,提升锻炼;建立起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机制,增强忧患意识,解决慵懒散现象。2012年,4名“80后”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开始承担更高层次的岗位任务。
他经常说:“一个单位,一个人,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集体战胜一切困难的源泉和动力。但文化需要不断的积累、积淀,我们现在点点滴滴的努力都将为后来人积攒下宝贵的财富。”他上任以来,在十几年的积淀中,支队逐步树立了“忠于职责、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贡献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形成了“踏实干事、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支队精神。2010年,他结合支队多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组织创作了一部反映支队奋斗和心路历程的配乐诗朗诵《执着节能人》,代表山东省选送全国节能文艺晚会并一举荣获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二次创作,完成了队歌《执着节能人》;自2009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召开迎新春总结表彰联欢会,使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激情得到激发。
与此同时,他还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要求全体员工边工作、边学习,组织制定学习计划,举办成果汇报会,落实奖惩制度,鞭策激励大家。从2008年开始,他便在经常组织内部学习会的同时,积极为员工走向省级和国家级节能讲台创造机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加倍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有80%的员工走上了内部讲台,50%的员工已经成为知名的省级乃至国家级讲师。
天道酬勤,执着无悔。在市经信委党组、省节能办、省节能监察总队的信任、重视和支持下,靠着不懈的努力奋斗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王世岩凝聚了人心,并培养和锻炼出了一支特别能学习、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节能队伍。国家相关部委、省有关部门领导对这支队伍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能处领导曾在多个场合评价说,“这个团队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山东省经信委巡视员、政府节能办主任郑晓光、政府节能办副主任赵旭东和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总队长朱辉也曾一致认为:“这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节能监察队伍。”
风雨几十载,王世岩以其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工作,履行着一名节能执法者的职责。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只有用责任书写的事业忠诚和用行动坚守的法律底线。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用责任铸就忠诚,以创新塑造未来,去谱写节能事业更加动听的无悔之歌。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