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9-86252006
首页 节能产品 环保产品 节能环保商家 节能环保资讯
节能产品

TOP

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恰逢其时
2023-06-01 11:15:15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 】 浏览:0次 评论:0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已经呈现非化石能源规模及占比稳步扩大,水、风、光等保持高利用率水平等特点,在“双碳”背景下,涉及能源电力的多领域推进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在第二届中国电力建设数字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来自能源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能源电力数字化顺应时代潮流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活跃,数字化已经渗透各领域、各产业、全过程,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会长王思强在论坛上如是说。
  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有效措施,对提升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能源正朝着清洁低碳转型,分布式能源快速发展,清洁能源经济性不断增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加速,能源消费重心正在向亚太转移。”国家电投数字化中心副主任华志刚指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已经迎来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发电行业表现出推进火电灵活调峰、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优化新能源开发运营、提升发电效率及安全可靠性、助力智慧能源系统构建、赋能新兴技术创新等发展趋势。
  谈及电网端的数字化发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基建部主任张宁连说了三个“必然要求”:推动电网建设数字化转型,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支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基建专业精益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能源装备方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科技信息部副部长吴勤认为,“双碳”背景下,面对更快的多品种、小批量订单需求响应速度,更高的清洁、柔性、安全生产制造能力,更高的质量管控要求,更高的产品智能化水平,更加精准、智慧的运维保障体系,更加高效、便捷的供应链协同能力等能源装备研制需求,亟须打造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能源装备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数字化智慧化的路径探寻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发展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是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选择。华志刚指出,“以数字化、智慧化能源生产、储存、供应、消费和管理与服务为主线,追求横向‘电、热、冷、气、水、氢’‘水、火、核、风、光、储’等多品种能源协同供应,实现纵向‘源—网—荷—储—用’等环节之间互动优化,向终端用户提供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物联网’与‘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无缝衔接的能源生态体系,是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要义。”
  华志刚介绍,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镇、产业园区、能源基地、美丽乡村等场景。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例,山东海阳AP1000核电厂供热项目利用海阳核电厂核电机组抽汽作为热源,通过配套工程和现有市政热网实现向海阳市各个区域供热,出厂供热介质为热网循环水。其投运替代了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暖季可节约原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氮氧化物2021吨、二氧化硫2138吨、烟尘1243吨,成为能源与数字深度融合的典范。
  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新能源”)副总经理刘庆伏认为,新能源企业需要构建一体化、平台化、协同化、智慧化、自主化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包括技术能力培育、边端智能化建设、数字共享平台建设、多元化智能应用体系建设。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就生动体现了数字化与能源工程领域的创新融合,通过创新设计、创新施工、创新运维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和运维技术不断革新,在数字勘测、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管控、数字交付、数字孪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张宁介绍,多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坚持推动“四个方向”转型,一是推进项目管理数字化管控,二是推进专业管理数字化决策,三是推进工程项目数字化协同,四是推进综合管理数字化支撑。
  把握发展机遇未来前景可观
  在全社会数字化、智慧化提速的趋势下,能源与数字技术加速融合已成必然。华志刚指出,从能源结构调整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智慧能源的开发模式、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还需更多探索,用能方式和新兴市场正在培育,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综合智慧能源相关产业达万亿产值规模,前景十分可观。
  把握住机遇,方能扬帆起航。而要抓住机遇,就要加强理念转变,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准确把握基建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推动各级人员在数字化转型认识上“同频共振”,共同推进。张宁认为,今后在推动先进数字技术与基建业务深度融合上,应积极探索施工工艺工法和装备创新,促进电网建造方式变革和建设能力提升;建立数字化转型激励机制,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创新动力、活力,构建高效迭代支撑体系;创新DB/EPC管理新模式,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转型合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数字技术推进能源电力领域产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要想质效提升,把握发展脉搏,就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刘庆伏指出,华能新能源一直注重人才培训建设,建成涵盖运行、检修、维护等内容的实训室,提高企业人员专业技能、缩短人员培训周期、降低风电运维安全隐患,极大提高了经济性收益,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展望未来,吴勤认为,能源企业应优化能力支撑和保障,在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加工服务、价值协同等方面加大力度,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上下功夫,以新技术融合创新为依托,打造“企业内通、产业外联、平台集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先进发展模式。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
Tags:数字化转型 新型能源体系 新能源 责任编辑:hbjn2003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宁夏前四个月消纳新能源电量同比..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