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系统阐述了我国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完整呈现了新时代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的历史成绩和伟大贡献,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这是继2007年、2012年和2020之后,我国第四次发布向全球发布能源发展白皮书,郑重宣示了我国新时代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政策导向,科学回答了我国大力推进能源战略转型的方法理念与应对之策,让国内外社会更加全面、更加充分、更加系统了解我国能源发展状况和坚定决心。
一、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展现大国实力与担当
能源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后,尤其是在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为新时代我国能源转型指明了前进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标志着我国能源由此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白皮书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组成,洋洋洒洒近2万字,系统介绍了六大方面的内容: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厚植能源绿色消费的底色、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通过双语(中英文)方式,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能源转型实践,重点介绍了未来中国能源发展举措,既向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权威可信的信息,也向国际社会贡献了中国方案。
十年来,我国不断厚植能源的绿色发展底色,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改造、绿色转型和绿色复苏,在安全保障中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在破解挑战中展现创新实力,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中彰显大国担当,能源清洁转型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和举世瞩目成就,展现伟大成就、彰显战略自信:
在能源消费方面,清洁能源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3年15.5%提高到2023年的26.4%,能耗强度10年累计降低超过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超过50%,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日益成为普遍共识。
在能源供给方面,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了火电的装机规模,原煤入选率由2013年60.2%提高到2023年70%以上,累计淘汰落后电煤产能超1亿千瓦,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天然气年产量连续7年超百亿立方米,电力输配架构持续优化,全国油气一张网基本建成,能源绿色供给新业态不断涌现。
在能源科技方面,煤电、水电、核电利用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不少“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逐步被攻克,重大能源装备研发接连突破,高转换效率光伏组件、深远海风机、超深层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技术相继刷新世界纪录,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根本推动力。
在能源治理方面,能源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油气市场体系不断深化,能源品种交易模式日趋完善,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持续加大,覆盖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法律、服务的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搭建,通过不断深化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在能源合作方面,积极充当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贡献者,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主动融入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积极倡导构建多层次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升全球能源可及性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二、牢记嘱托乘势而上,为端牢能源饭碗再立新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山矗立,不坠青云之志。虽然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彪炳史册、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但能源转型并没有“终止符”,永远在路上。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未来30余年间,我国能源转型必将以更大力度、更快步伐、更实措施加速推进。尤其是伴随着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的加快构建,传统能源仍要在转型“阵痛期” 的变革中负重前行,预计我国将会经历较长时期新旧能源体系转换的过渡期。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要想更加厚积薄发,必须坚定站在时代改革大潮的最前沿,再一次在国家发展洪流中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和动力保障。
1、要坚决扛稳能源安全这个首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坚强的能源保障,全力以赴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供是新时期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职责。习总书记早在2021年10月视察胜利油田时提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为切实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要求,我国能源转型需要在以下三大方面展现更大的担当作为: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清醒认识到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的基本国情,更好地促进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持续加大传统煤电灵活性改造,不断增强其调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适应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促进煤炭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携手共进;其次要围绕油气安全稳定供应,在巩固拓展海外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强化国内油气应急调控能力建设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能力,全力推进高效勘探和油气增储上产,不断优化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油气资源生产自给的压舱石作用;再者要加快建设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下大力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煤油气核等多种能源并存、终端电气化率大幅提升、氢能加快应用等新型能源供给体系,不断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切实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助力我国摆脱和化解“贫油少气”资源禀赋的劣势,确保“双碳”目标顺利如期实现。一言以蔽之,“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2、要全面树立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一理念。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数据显示,在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中,能源燃烧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上下。由此可见,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推动能源降碳减排是第一要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立”要快马当先,加速转向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系统为着力点,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统筹规划全国可再生能源供需“一张网”,鼓励支持“新能源发电+微电网布局+储能支撑+电动汽车应用”多模式、多途径、相互融合的技术发展体系,切实打通新能源发展快车道,加快促进新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另一方面“破”要审时度势,稳步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进一步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应用和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开展CCUS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全面贯彻落实“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能源消费新方式,通过从源头替代、中间削减、末端捕集等系统化方式,多管齐下破解长期因煤炭、煤电发展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居高不下的难题,最终真正落实和实现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发展目标。
3、要持续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再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是需求不振,但我国能源发展中主要“症结”仍在于能源供给结构难以适应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能源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较为凸显,既有供给侧的也有需求侧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而主要方面还是偏重于供给侧结构性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用能需要、解决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绿色低碳持续发展,都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提升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和质量,通过利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的能源电力产能,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导向,进一步优化能源开发利用布局,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广泛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能源产业,努力实施好能源基础再造工程,让传统能源焕发出“新”活力;要着力提升能源经营主体活力,深入实施国有能源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构建有利于民有企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能源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要着力提升能源内需动力,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能源工作的着力点,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用能用电需求,切实降低全社会用能用电成本,大力推动能源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确保人民群众用好能、用好电。
4、要努力补齐能源技术这个短板。习总书记在今年2月29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2022年国际能源署(IEA)构建涵盖444项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数据库中,我国有62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名第三,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电动汽车和核能相关技术领域。由此可见,我国能源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亟待补齐,“瓶颈”需要突破,“缺芯少魂”的窘况有待化解:要切实加强能源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瞄准能源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力打造能源技术创新策源地,争取在高效清洁能源发电、先进核电、超低排放煤电、智慧电网、储能和制氢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要持续提高行业自主创新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工控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自主可控水平,加快突破一批新型电力和能源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切实强化电力产业链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场景,全面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数智化改造,尽可能释放能源数据要素价值潜力。
5、要不断夯实能源治理这个根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因为随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时代和新型能源系统的加快构建,传统能源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益多元化发展的现代能源发展的需要,难以应对愈来愈加复杂的能源管理系统。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煤、油、气、电、水等领域深化改革,全力推动能源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更好促进国家能源重大战略、规划有效落地,迫切需要加强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对能源工作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能源全面转型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为新时代能源工作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优化能源发展法治保障,以《能源法》颁布为契机,不断建立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从根本上破除制约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升能源治理的法制效能;要加快推进能源治理手段数智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能源治理赋能,构建灵敏的能源安全监测预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能源监管方式上经脉不协调、不贯通、不灵活等“顽症痼疾”,切实打通能源监管一体化的“任督二脉”,全方位提升能源数字化治理水平;要秉持互利共赢原则,广泛开展双多边能源合作,搭建更广泛的多边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全球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国际能源政策的组织与协调,维护能源市场的稳定和应对全球性的能源问题,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6、要切实用好能源市场化改革这个法宝。市场化是我国能源电力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终极目标。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能源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紧密结合市场化改革遇到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深化能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行业和区域壁垒,树立全国一盘棋,积极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高标准的能源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能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和改革配套政策,不断创新能源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能源需求:要更好地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破解区域间市场分割,进一步优化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切实提升煤炭利用效率;要持续化油气市场化改革,兼顾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平衡的需要,构建更加高效的油气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监管,持续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要不断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搭建更加完善电力现货和期货市场,全面构建“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市场范围全覆盖、交易时序兼容、交易品种灵活、市场主体多元、基本规则一致、交易标准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实现不同层次电力市场高效协同、有机衔接;要大力构建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优先利用的市场交易机制,重点聚焦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绿色能源消费、综合能源服务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方面,不断丰富绿色电力、绿证和碳交易交易体系,支持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负荷聚合商等新兴市场主体独立参与电力市场。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