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今年最大的热点之一,在备受热议的同时,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最热的概念。与碳中和相关的并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几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相应影响,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重塑中国经济格局”。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
当前,碳博弈已经成为各个经济体之间博弈的战场。
数据显示,1850年以来,地球气温已经升高了约1.2度,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预计到2050年将升高到1.5-3度,到2100年可能升高4~8度。当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温升高起了加速作用,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510亿吨,而且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二氧化碳370亿吨。
按照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希望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进一步尝试使升温幅度低于1.5℃。这个目标,意味着2030年全球排放需在当前基础上下降50%,同时要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为了响应巴黎协定,欧盟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下降50%~55%;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经济增长与资源使用脱钩;新任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将遵守巴黎协定的时间安排,在2050年进行全美的净零排放。这给国际社会,尤其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我国来说,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但我国已经用40年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每年的经济增长都领跑全球,未来的40年,我们能不能从一个碳排放的高峰达到净零排放,也是创造绿色奇迹的过程。
气候变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议题,谁主动应对,谁就占领道义高点,赢得全球影响力。碳中和,是未来二、三十年大国博弈的新焦点,谁率先实现,谁就占据主导地位,赢得全球领导力。零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风口,谁占领潮头,谁就拿到通向未来的钥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了快速工业化。由于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我国的碳排放量遥遥领先。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从经济结构来说,电力、工业、交通运输,都是碳排放大户。在我国人均GDP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还是巨大的。
全世界约有54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排放总量占到了全球排放的36%左右。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了50年到70年。当前,我国碳排放占了全球排放的28.8%,是美国、欧盟、日本、太平洋洲之和,导致我国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期限仅为30年,再考虑到中国现有以高碳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超100亿吨的年碳排放量、高耗能产业去产能化的艰巨任务等现实情况,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增长需求与减排降碳压力将同时存在。
不过,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能在工业化过程中就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十分难得。欧洲国家是在人均GDP约2万美金的时候实现碳拐点的,日本和美国是在4-5万美金时碳达峰,而我国刚达到1万美金。经济还有一个高增长的空间,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要增长。
从城市化率来看,欧美国家碳达峰城市化率已经超过70%,我国城市化率是60%,意味着未来仍面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碳排放也是有挑战的。
从产业结构来说,由于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欧美国家碳达峰的时候,第二产业已经下降到27%以下。我国是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占比很高。
从能源结构看,各国在实现碳达峰时,煤炭消费也同时达峰。而我国2020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8%,总体的煤炭消耗量仍然是在增长的状态。
如何实现30/60目标?
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三个关键,建立好两个市场
时间紧任务重,怎样完成既定目标,成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
关键在于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政府与市场,存量和增量,减排与碳汇。碳中和投资是百万亿级的,这么大的投资需求之下,要刺激投资,需要建立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其核心和关键就是碳价格的问题。
碳价格的制定无非是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定价,二是通过碳税来定价。当前,我国已经有了7个交易所,但在没有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真实的碳价格。未来,如何发现碳价格,是中国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全国统一、有效的碳市场。
从存量和增量来看,存量方面,我国有近50亿吨的标煤的能源消费量,10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大概是3.5吨标煤。而欧盟和日本人均能源消费约是4.8-5.2吨标煤。如果按照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未来预计5吨标煤计,且能源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未来十年我国14亿人将消耗70亿吨标煤,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点将达到140亿吨。这显然是一个不合理的预期。因此,将来要有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增量,控制好煤炭消费。对于存量的消化问题,未来可以大力发展核电,我国现在核电的存量不到5000万千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减排与碳汇来看,到2060年碳中和,不等于我国煤炭不再消费,比如煤电厂还起到调峰和应急的功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就要靠碳捕捉和碳汇。
除了处理好三个关系,同时要抓好三个关键领域,即电力、工业和交通运输。因为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电力占比51.4%,工业占比27.9%,交通占比9.7%。
还要建立好两个市场,尤其是碳市场和电力市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可以实现。
30/60目标给环境产业带来什么
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领域的企业数量占比较高,收入和利润主要集中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其次为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领域。
环境产业目前仍面临着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的情况。民营企业遭遇瓶颈,国有企业并购加剧。产业链不断延伸,末端治理接近天花板,产业亟待重置。30/60目标的提出,为环境产业带来了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由单因子控制转向多因子协同控制、由常规污染物转向特殊污染物控制的产业形态新变化。将来,还要进行产业链接——环境产业和低碳产业链接,环境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链接,零碳技术和金融资本链接。
通过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未来40年,相信中国也能够通过碳中和,来创造一个绿色奇迹。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