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绍兴市首先以制度为推手,先后确定了二批共16家危废产生和利用试点单位,拟试点实施每年最高27.73万吨特定类别危废的定向“点对点”利用。目前,绍兴市正以昌海生物等企业为典型代表,有序推动其余试点单位的综合利用工作开展,为该市实现固废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
医药化工是绍兴传统产业之一,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废,危废利用单位经营种类单一且经营能力不能满足绍兴市危废综合利用的现状,一直是该市危废综合利用率低的一个痛点。2019年绍兴市被列为全国“11+5”个“无废城市”试点城市,充分利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契机,开始探索危废“点对点”资源化利用。2020年7月该市印发《绍兴市特定类别危险废物定向“点对点”利用试点工作制度》,规范废酸、废盐等特定类危废“点对点”定向利用的程序和监管要求。
程序到位,坚持方案先行
企业拟开展危废“点对点”资源化利用的,应先编制利用方案,方案报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由其邀请省内3名以上相关领域环保专家和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对企业利用方案进行评估。通报专家评审后,企业应按照专家意见对综合利用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修改完善后在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网上进行备案,然后在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申报转移计划,待计划批准后开始利用。
管控到位,过程风险可控
企业在危废“点对点”利用过程中产生、运输、利用环节按照危废管理,严格执行危废管理计划审批制度、建立产生利用管理台账制度、转移联单制度、抽样检测制度等,纳入浙江省固废管理系统。
为预防 “点对点”利用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对危废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各环节风险定期开展分析和评价,制定全过程风险管控措施。运输过程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关于危废运输的规范执行,委托具有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车辆承运。建立出入库及利用管理台账和可追溯的生产记录。
监管到位,多重管理不含糊
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昌海生物分公司(以下简称昌海生物)为例,该公司申请年“点对点”利用废甲醇600吨,为更好地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了三级管理方式,即企业自律(产生单位、利用单位)、第三方专业公司监督、职能部门监管。
产生单位从严把关拟进行“点对点”利用的危废质量,按照《“点对点”综合利用方案》,开展每批次危废含量检测,符合利用单位要求的,按照规定程序利用,否则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置。产生单位和利用单位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在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台账、管理计划和转移联单电子化。
第三方专业单位对“点对点”资源化全过程进行了指导和监督。内容包括:定期对危废“点对点”利用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包括现场管理、台账记录、贮存、利用过程以及全过程安全风险措施落实情况,并出具现场检查报告,追踪不符合整改情况。同时对产废单位、利用单位的样品进行取样检测,确保符合各项质量标准。每季度向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汇报“点对点”危废利用情况,包括制度执行情况、现场检查情况、利用数量等,确保属地生态环境分局和应急管理分局对危废“点对点”资源化工作做到总体把握,心中有数,风险受控。
各区生态环境分局、应急管理分局将产废单位和接收单位均纳入“双随机”抽查对象、监管动态信息库和危废重点源管理,按照危废和危化品规范化管理要求加强日常监管,实时掌握废甲醇的产生、贮存、转移情况。
2020年以来,绍兴市首先以制度为推手,先后确定了二批共16家危废产生和利用试点单位,拟试点实施每年最高27.73万吨特定类别危废的定向“点对点”利用。今年,共有6家危废产生和利用单位已累计有4.4余万吨特定类危废进行“点对点”资源化利用。昌海生物通过将600吨废甲醇“点对点”资源化利用后,可增加经济效益48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多吨。
推而广之,4.4万余吨的危废利用可增加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目前,绍兴市正以昌海生物等企业为典型代表,有序推动其余试点单位的综合利用工作开展,为该市实现固废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