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与西伯利亚分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介电材料二氧化铪电子结构中存在奇异的准粒子,在极低温度条件下可产生强烈的光。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Luminescence》上。
科研人员将纳米结构二氧化铪粉末冷却至-233°С后,记录了化合物中的紫外线发光情况。研究发现,随着温度降低,该化合物变得更亮,而这种辉光是由一种奇异的准粒子—自陷激子衰变导致的。温度增强了激子与化合物结构中的氧原子的相互作用,使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利用这一特性,二氧化可铪用于制造激光、光学传感器、生物医学传感器等电子设备。此外,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建立了描述该材料形成额外辉光的时间点、辉光强度如何变化和及其特征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开发现代光电设备中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或可视化各种过程的紧凑型生物传感器。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