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零碳”示范园区落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痛点。
近期多地加码“近零碳”示范园区建设。江苏无锡市日前与中国能建的战略合作协议,提到整体推进零碳技术、低碳企业、近零碳园区建设;河南郑州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指出,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上海、重庆碳达峰实施方案也均提出要建设近零碳示范园区。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较早就开展了“近零碳”的相关探索,但在“近零碳”示范园区落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痛点。
并非新概念
暨南大学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林指出:“‘近零碳’”即接近零碳,本质上是在一个状态上接近于碳中和,强调由低碳发展为零碳的动态过程。”
事实上,我国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近零碳”概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要“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国务院2016年11月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指出,选择条件成熟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工矿区、城镇等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明确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目标,提出“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到2020年建设50个示范项目”。自此,“近零碳”概念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和支持,多地相继展开相关探索,目前广东、湖北、浙江、上海、天津、四川等地已制定和发布了近零碳排放试点实施方案。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能源学会会长张信荣告诉记者,目前业内对于“近零碳”园区或示范园区暂无统一规范和明确的标准。“比如碳排放要小于多少才能算近零碳?‘近零碳’‘零碳’‘超净排放’等概念也未有明确区分。”
“对此,目前业内大多认为‘近零碳’园区应具有这些标准:首先是碳排放强度不高,且显著低于所在区域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其次,碳排放总量不大,发展趋势与碳排放量实现脱钩,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易于推进低碳技术,集成应用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最后是碳排放管理体系完善。”陈林说。
执行有误区
记者了解到,建设“近零碳”示范园区,率先实现零碳化,树立发展标杆,对于区域落实“双碳”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近零碳”示范园区的整体框架、实现路径、体制机制等都未成熟。虽然我国较早提出了相关概念,但却鲜有项目成熟落地。
“建设‘近零碳’园区将进一步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在于高比例绿色能源的供给、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电价的竞争优势。‘近零碳’园区拥有零碳能源供给系统,风光储氢结合智能电网可以给园区提供零碳的能源。此外,园区能形成清洁、稳定、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保证电网的稳定。”陈林指出。但在具体实践和落地过程中,不少园区项目对“近零碳”存在着理解误区。张信荣指出,社会能耗一般包含用电、制冷、供暖和动力几方面,成熟的“近零碳”园区应该是整体系统达到低碳清洁。“若一个园区仅仅采用绿电作为驱动电源,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近零碳’园区。比如有的园区将光伏作为电源,但仍然将烧锅炉作为供暖手段,这并没有真正达到目标。”
从电网方面而言,能量魔方(上海)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雅芳则认为,“近零碳”园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达到“平衡”。“作为园区,能量来源和手段有限,要实现源网荷的平衡就较为复杂和困难,最简单的平衡手段还是通过电网,但这中间也存在问题。比如园区发了一度绿电上网,后通过大电网用了一度电,这一段电是否算零排放?如果园区电力自发自用,匹配储能,成本就会特别高。所以相关的平衡管理和计算框架还需厘清,同时也需要电网协同。”
需综合施策
因此,张信荣强调,从产业角度而言,要通过“近零碳”示范园区,打造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而不是扩大传统产业的规模。“这需要政策规划、科研机构、新兴装备生产制造企业、设计单位等全产业链的协同施策。”
陈林也同样指出,要加强顶层指导,加快出台近零碳园区实施方案脚步。“考虑到园区类型多样,建议将园区分为综合类园区、高耗能园区和低耗能园区等三类园区,并分别进行分类指导。如分类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反映不同类型园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另一方面要反映试点重在‘试’和经验推广的工作导向。“此外,要将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带动形成绿色低碳新增长点、新动能,实现控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财税、金融、土地、规划、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等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政策合力,出台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政策包’。”
郭雅芳则认为,要建立“近零碳”示范园区碳排放的管理和统计评估机制,比如及时跟进试点项目建设情况,有效监督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的落地实施。并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和推进隔墙售电的开展。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