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更好发挥计量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性作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于2022年批准建立以来,内蒙古积极推进相关建设工作并初见成效。
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计量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加快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积极在碳计量相关技术研究、路径探索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了建设“一体两翼”(中心实验室“核心主体”和双碳系统、能耗系统“数字两翼”),构建“四梁八柱”(森林、草原、湿地、荒漠领域碳汇和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交通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计量及在线监测能力),围绕“三条主线”(碳排放、碳汇、碳交易),搭建“六大平台”(碳计量基础研究、技术支撑、数据信息、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人才集聚平台),产出多类成果(科研成果、制度规范成果、数据成果、收入成果和人才成果)的整体建设思路。
不断提升服务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内蒙古大力推进“六大平台”建设。基础研究方面,完成《火力发电、钢铁、煤化工等行业的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编制工作,并在包头市先行设置了300个森林、草原、湿地碳汇监测典型样地,为建立健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技术支撑方面,新建碳计量检验检测能力7大类,46项参数,新建碳计量能力101项,新建5项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检测能力。数据信息方面,在“自治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726家能耗计量数据(煤、水、电、气、油、热等)采集、监测、分析和应用基础上,探索能源数据向碳数据转型。监督管理方面,制定的《碳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已通过验收,并编制自治区《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制定5项自治区碳计量技术规范。服务保障方面,主动服务10余项节能降碳技改项目的节能量和降碳量认定。人才集聚方面,建立碳计量专家智库,与高校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完成3家火力发电企业碳监测系统示范项目建设,实现了全部排放源、全流程监控;参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生态修复综合治理》2023年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承接国家及自治区碳汇监测项目锻炼了队伍。
据悉,内蒙古已发布了全国第一个省级《零碳产业园区计量评价规范》,服务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区。国家计量试点工作完成了建设方案,已上报待批复。
下一步,内蒙古将进一步完善碳计量体系,最终实现碳可追踪溯源、产品碳足迹精准测算和精准电力碳排放计量,实现碳排放数据实时可知、实时可视、实时可控。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