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据悉,这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近期将公开发布。
《规划》中有哪些生态环保亮点?如何以生态宜居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12月8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建设绿色美丽乡村:把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作为建设绿色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指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规划》明确“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聚焦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即“三个提升、三个建设、一个衔接”。
“三个建设”与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紧密关联,指的是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
为建设宜居宜业乡村,《规划》提出了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任务。
为建设绿色美丽乡村,《规划》把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作为建设绿色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提出要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修复农村生态系统,提升绿色发展支撑能力,增加绿色生态、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
农业农村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重要的一个特色
我国农情为人多地少,编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划,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农情,以防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因此,邓小刚表示,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要理解和把握好六个方面。分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的现代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现代、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其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有利于我国摆脱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道路的依赖。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规划》提出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同时,还要更加重视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弥补水土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
邓小刚进一步表示,为突出上述六个特色,《规划》在开篇安排了“发展特征”和“战略导向”两节内容,而这两节是《规划》的“魂”,推动解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方向道路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大体可以概括为“八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体现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等三个方面。
其中,为促进乡村宜居宜业,《规划》围绕强设施、优服务、美环境,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曾衍德表示,根据上述内涵要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大体可以概括为“八化”:在农业方面,是生产设施化、社会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在农村方面,是生活便利化、环境绿色化、治理高效化;在农民方面,是农民技能化和乡风文明化。
其中,环境绿色化,重点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推行。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