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第五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进驻贵州后,公开的第一个典型案例是《贵州省毕节市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这一典型刊发后,有督察组成员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西部地区普遍存在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反映什么问题,到底怎么办?
今年以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布的典型案例,发现广西有《广西崇左市黑臭水体治理一填了之,污水集中收集率之低极为罕见》典型案例,云南有《云南省保山市治污不力,“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典型案例。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近日向四川省反馈督察情况也指出,四川省设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47.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成都市也存在东部新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问题。
督察组的提问发人深省,为什么污水处理问题在西部比较普遍呢?
谈认识:财政问题是一方面,根子上是认识问题
在谈污水处理的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一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是如何建起来的。
专家告诉记者,一般的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是由有资质的设计院根据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等因素,乘以设计手册中建议的用水量取值计算得出处理规模,再乘以一定的保障系数得到最终的处理规模取值。也就是说,一个设计合理的新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能满足目前实际处理需求。
最近几年,西部地区处在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间,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总量。污水处理厂原先按常住人口设计的处理能力就远远不够,需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一旦建设污水处理厂提上日程,地方财政就得投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吕文魁告诉记者,在建设污水处理厂伊始,有的地方政府存在“事权认识不清晰”的问题。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在财政事权上的职责。“但西部地区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以及转移支付等,再加上西部地区财政吃紧,对环保的投入意愿就会减弱。”
地方财政收入差,也会影响企业建厂的积极性。
记者向一家央企水务公司负责人咨询,他告诉记者,企业在某地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时,通常地方政府会给企业“兜底”。比如处理10万吨污水的费用,政府要承诺给企业保底6万吨-7万吨的污水处理费用。
城市居民每月缴纳的自来水费,其中有一部分是污水处理费。这笔钱用于整个城市的污水处理肯定不够,所以剩下的费用需要政府补给企业。如果一个地方财政负债累累,企业就有收不全污水处理费的风险。
当记者追问:在西部和东部投资污水处理厂项目更乐意去哪里?这位负责人苦笑着说:当然是东部省份,毕竟财政收入有保障。
财政吃紧加剧了污水处理厂用地的难度。有些西部城市依赖于土地财政,更希望能把土地卖出去进行商业开发。而建设污水处理厂,若通过BOT或者PPP模式,土地要么划拨要么价格很低,地方政府不愿“牺牲”这笔收入。“比如地方原有污水处理厂,因为处理能力告急,需要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拿地就变得很困难。”吕文魁参加一个污水处理厂的选址论证,发现“选址变了3次还定不下来。”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关系生态和民生,是坚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抓手。“上述现象说明,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在统筹推进发展与保护上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找不到两者的统筹推进办法。没有看到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不只是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城市品质、竞争力、吸引力、市民素质等软实力,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位专家一针见血地说。
“建设污水处理厂是只投入没产出的吗?”这位专家介绍说,“当然不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好了,入河污染物大幅下降,河流水质就会变清,最直接的效应就是附近土地价值会上升值。从深层次看,河流水质变好,水的利用价值也会随之提高;同时由于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河流自净能力就会增强,河流环境治理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会逐步减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官一任,需要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谈能力:市场机制不成熟,管理水平不高
水平和能力比较弱表现在几方面。
首先是科学谋划的水平还要提升。贵州第一个典型案例正是反映出,城市在污水处理厂建设上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科学谋划重在前期规划。“我遇到一个实际案例,一个中等规模城市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前期调研不清、管网底数不清。明明只需日处理1万吨污水,建成了日处理6万吨的规模,管网也没有接到位。本来投入1个亿的项目,可能最后翻了好几倍,最终效果却不好。”一位水务公司负责人说。
其次是要进一步提升政府官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多位专家在采访中反映出一些共性问题,如“政府找单位做可研性报告时,有的报告单位不负责任,把a市的可研报告替换几个数就成为b市的报告,缺乏认真调研和管网普查。这样的报告居然也通过了有关部门认可。”
再如“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是建了,运维能力需要提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一位专家今年以来对贵州、四川等地污水处理厂调研发现,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对污水处理厂覆盖率建设的考核达标,把建设污水处理厂当作一项政绩,“为了建而建且重建设轻运维”,使得厂建得不少,最后沦为“晒太阳”的摆设。
再次,引入市场机制的水平需要加强。东部地区在解决污水处理厂时往往在项目模式上进行创新。“市政项目中不乏优质工程,比如道路开发建设、商业配套建设等是赚钱的项目。政府引入污水处理厂的时候,就要把收益好的项目和不太赚钱的项目捆绑打包给企业。东部地区在这方面探索实践多,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吕文魁说。
谈对策:补齐短板,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快速建设,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提高明显。截至2020年,全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达2.3亿立方米/日,污水管网长度达60万公里。尽管如此,全国不同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水平仍有结构性差异——从全国来看,经济发达地区普遍优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大城市又优于区县。
2020年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这些文件对于提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补齐当前存在短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补齐短板”重在补齐思想认识上的短板。生态环境保护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国之大者”,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的大事。
西部省份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中再次强调了“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表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同时规范有序推广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推广区域内不同盈利水平的项目打包建设、运营,鼓励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专业化、规模化建设和运营的优势。
当前,有一些地方政府“重面子轻里子”,在乎形象工程,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先修路、建房再建污水处理厂。“规划初期就要同步谋划建设污水管网。否则道路建好,再挖路埋管,得不偿失。”问及原因,吕文魁表示,还是面子思想作祟,毕竟一条马路很快铺好,“政绩有目共睹”。
专家表示,管网建设是重中之重。有的地方污水处理厂建得又多又漂亮,地下管网建设却老旧破损跑漏。“一个城市的污水管网需要长期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对于资金需求比较多的项目,更要谋划科学、分批建设。这一任政府干不完,下一任政府就接着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来对待这份事业。”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