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半个世纪过去,世界人口由37亿飙升至76亿,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从未停止。
《巴黎协定》在《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础上,确定了根据各自的国情和能力自主行动的原则,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立即明确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
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同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列为我国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3月的“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核心议题。
从我国碳排放的现状,传统行业的转型,到储能、碳捕捉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帮助大家理解碳排放权交易的逻辑以及潜在的机遇。
1.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碳排放的来源主要由4部分组成,能源活动,包括热力、电力等(占碳排放量45%)、工业活动(占碳排放量35%)、交通(占碳排放量12%)、建筑和电力(占碳排放量7%)。
图片来源:innova research
其中火力发电产生的碳排放是最多的,根据中电联统计,2019年中国发电量中火电占比高达72%,电力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如此高的占比,限制火力发电碳排放将会是未来40年时间的重中之重。
2.清洁能源的局限及解决方式
1. 用储能解决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不稳定
按照现有计划,煤炭消耗总量在要在2025年达到峰值,之后煤炭的消耗就需要开始逐步降低,煤矿以及产煤的工业城市将面临不可避免的转型。可以预见未来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全产业链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
然而,光伏发电只能在白天,风能需要有足够强大而稳定的风,水力发电面临着雨季和旱季。这都导致了上述三类发电方式在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周期上的供电不稳定。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就需要做好电力的储备。
目前清洁能源主要的能源储存方式还是以锂电池储备为主,但锂电池成本造价高,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锂电池生产成本,将是未来需要逐步突破的难题。
2. 用高热值的氢能解决锂电池单位能量值低
通过锂电池储存的电量在存储以及释放的过程中,单位能量值过低,轮船和飞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通过安装锂电池进行能量供应。于是氢能在未来很可能替代化石燃料,成为这些大型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
氢的热值高于汽油,而电可以用来制造氢,另外,氢还可以代替石油,天然气成为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炼钢炼铁中用原本作为还原剂的焦炭很可能在未来被氢所替代,而氢的存储同样是一个重大的需求和机遇。
3.碳捕捉技术与碳交易
碳捕捉是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目前较为成熟的办法是在烟囱里面建造乙醇胺溶液管道,将二氧化碳溶于乙醇胺中,紧接着通过加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注入2千米地下,能够有效封存二氧化碳1千年。
挪威政府在2020年斥资20亿克朗(折合成人民币约15.5亿元)启动了名为“北极光”的二氧化碳封存项目,预计在2024年正式运营,预计在投入运营后,每年封存150万吨二氧化碳,累计可储存量为一亿吨。
这样的技术如果让一个火电厂或者化工生产厂进行,成本将会大大提高,碳交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底层逻辑:
上图所示,加入A企业实际碳排放量为3万吨/年,2021年拿到的配额只有2万吨/年。
选择1: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生产线改造
选择2:减产
B企业实际碳排放量为1万吨/年,2021年拿到的配额有2万吨/年。
B企业在碳交易市场将1万吨的碳排放额度卖给A企业。这样,A企业省去了大量的生产线改造投入,也不需要减产,而B企业将自己多余的碳排放额度转化为了利润。
4.碳配额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1)碳交易试点
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个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截至目前,国家批准试点的省市碳交易所共有九家获得了正式备案,他们分别是:北京绿色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
(2)全国碳交易市场
2021年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点击链接可查看全文)正式生效,预计今年6月将启动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根据规定,目前的交易产品仅包括碳排放配额。根据《管理办法》,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且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下称“重点排放单位”)名录;重点排放单位可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交易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由交易参与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全国2225家发电厂将分到有限的碳排放额度,超过的就只能去购买碳排放配额。有能力通过自身实现碳减排的,就自己进行减排,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做这件事情的企业,就需要去购买碳排放配额。
5.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发展状况
2012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可用于抵消碳排放。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即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但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用于抵销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来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
6.碳中和债的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21年3月18日发布了《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点击链接可查看全文),《通知》明确,碳中和债是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属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
根据《通知》规定,碳中和债募集资金将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工业低碳改造等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相较一般绿色债券,‘碳中和债’的准入目录更为聚焦,专项用于
(一)清洁能源类项目(包括光伏、风电及水电等项目);
(二)清洁交通类项目(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电气化货运铁路和电动公交车辆替换等项目)
(三)可持续建筑类项目(包括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
(四)工业低碳改造类项目(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能效提升及电气化改造等项目);
(五)其他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
在首批“碳中和债”中,联合赤道为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雅砻江水电和四川机场集团共4只碳中和债提供绿色评估认证,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产业项目,项目领域包括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募投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722.56万吨。
以四川机场为例,此次四川机场的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机场工程项目建设。募投项目预计每年可减排1.97万吨二氧化碳,具有显著的碳减排等环境效益。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