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由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北京市政府指导,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二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旨论坛在京举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论坛上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
近年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4%,可再生能源专利数、投资、装机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风电、光伏的装机规模均占全球30%以上。森林碳汇增加全球最快。与此同时,中国还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与气候行动协同发展。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面对气候危机、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挑战,推动疫后经济“绿色复苏”、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已是全球大势所趋。解振华介绍,“国际社会正在加快推进气候治理进程,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73%的国家已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并将其视作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抓经济发展先机的重要机遇。”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效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和潜力。”解振华表示,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他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路线图和时间表,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通过推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相关政策体系等措施,加快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解振华表示,据测算,如果实现既定碳中和目标,中国细颗粒物(PM2.5)就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即10微克/立方米,协同效应将非常明显。
“‘碳’路新征程上,离不开行路者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讲好绿色低碳中国故事。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认为,在碳达峰的基础上同时要求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味着要控制达峰时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做到高质量达峰。以前的碳达峰目标更多强调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而新的“双碳”目标要求在脱钩基础上深度脱碳,推动经济社会系统“大换血”。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我们没有‘B计划’,也没有‘B星球’。保卫地球的蓝色与绿色,就是全人类的最大公约数。”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根据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到205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成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首都北京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彰显负责任大国首都形象。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