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文在第四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上演讲时表示,碳中和有望成为以绿色化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推动各产业间协同发展与减排,使许多行业产生质的颠覆。甘肃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从碳市场中寻找金融机遇的机会巨大,但同时在绿色转型中,也应注意气候环境风险。
“随着碳中和理念的国际深化,碳中和不再局限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更升级为经济发展问题与国际政治议题,有望成为以绿色化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王文表示,对中国而言,碳中和是一次全面经济转型,更是中华复兴的一次观念、思想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宏观改革和微观转型两个层面存在重要意义与价值。
从宏观改革角度来看,王文表示,碳中和作为顶层设计,将自上而下升级并重塑社会经济发展脉络,从发展政策、软硬件设施建设、行业标准制定、生产技术研发、生产设备升级、生产调控规范、效益考核评价方式、社会主体责任义务等方面,全面推动绿色转型,整体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国家与地方借助碳中和机遇,将提升自身综合发展的实力。”王文认为,兰州新区绿色金融试验区整体进展非常快,但还可以再快一点,因为未来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会逐渐覆盖到每一个区域,使原来依靠资源推动发展的区域产生巨大转型机遇,进而出现新的发展生机。
在迈向碳中和目标中离不开成熟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的支持。王文认为,中国需要继续探索成熟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包括投融资模式和服务模式等,这将会逐渐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推动相关金融新标准的出台,包括产业分类标准、碳市场交易标准、环境信息披露标准等。“从这个角度,甘肃要不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获得绿色直接融资机遇。”
从微观层面而言,王文认为,一方面,碳市场发展模式将为企业低碳转型带来金融机遇。“在碳金融领域人才培育、发展碳资产托管机构与业务、增添碳金融产品的多样性等全方位扩展中,中国碳市场将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带来诸多金融机遇。”王文表示,应建立以碳中和为中心的碳金融试点,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企业,并发挥碳排放权交易的地区辐射机制。
另一方面,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也将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个进程中,甘肃要推进更多低碳经济的就业和行业建设,进而促进下一步经济和民生的增长。”
王文同时提到,低碳经济时代,环境风险治理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跨国企业与国际合资企业。企业进行低碳绿色转型过程中还要考虑包括转型成本、政策变动、信贷审批等在内的主观风险,以及参与气候投融资中遇到的自然环境引发的客观风险。“气候环境因素将成为未来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对象。”
环保节能网热线:029-86252006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关正街35号方兴大厦8楼
环保公司网址:www.hbjnw.cn